中心訊息News

2020年創新創業基地-「幸福科技展未來、你敢創業你就來」 2020/03/30
創新創業基地旨在協助教育部帶動校園創意思考及創新實踐,並提供校園創業團隊實作交流及專業諮詢輔導。為鼓勵學生創意思考,將提供申請成果商品化與創業諮詢補助。(只要繳交一頁提案喔)
【媒體報導】蔡君明主任接受環宇廣播電台長照系列專訪 2020/03/12
詳如內文
108年度創新創業講座第四場-從心理治療找到數位醫療的破口 2019/12/23


108年度創新創業講座第四場我們邀請了《鳴醫》謝懿執行長,本次的主題訂為《從心理治療找到數位醫療的破口》,本次講座也有許多學生慕著對於心理治療市場的需求而前來。
 
講座的開始謝懿用幾個人物作為案例提及「有許多人需要諮商相關的醫療資源,但是卻沒有去使用,導致後來得了憂鬱症,在台灣有高達250萬的憂鬱人口,使用諮商的人去只有20%,而鳴醫為了解決使用的缺口因此開發了遠端醫療系統,來協助無法及時得到諮商的民眾。」,鳴醫的商業模式是,如果客戶每月固定都要看心理醫師,但恰巧無法跟諮商師碰到面,例如:出差、就可透過線上預約掛號,接受遠端問診,鳴醫從診療費抽取15%手續費;並且憑藉醫師的處方,患者在平台上購買保健用品,鳴醫也能從廠商端收取銷售額15%的費用。
 
雖然鳴醫的規模還不是那麼大,但是卻因為企業未來的願景因此許多資深工程師也願意投入研發系統的行列,可以見得在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不只如此,鳴醫還被Amazon所關注享有免費雲端空間、技術交流分享等資源,現在在全球也有許多國家開始使用他們的遠端醫療系統,一間新創能在幾年內就打造出這樣的版圖誠屬不容易。
 
在講座的最後有同學問到了關於創業基金的疑問,謝懿回答:「鳴醫在募資的部分有得到1000萬的資源,企業也持續穩定在成長中。」公司從106年成立到現在兩年間的時間就有如此的規模,相信在未來謝懿對於將企業擴展到世界的距離一定也不遠了。
 
 
108年度創新創業講座第三場-社工腦VS商業腦 2019/12/17


108年度創新創業講座第三場,育成中心邀請到新活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康思云執行長。新活藝術於2018年入圍了亞洲前100名的社會企業,是什麼原因讓新活藝術能夠從9年前創立直到如今仍然屹立不搖?
 
創辦人康思云執行長原先長年擔任第一線社工師,在老人服務機構中看見了許多的老人家只是被滿足生理需求,他們活得沒有尊嚴也不快樂因此更促使創辦人下定決心要創業,希望透過藝術活化老人家的心靈,讓他們能夠活得開心又幸福。
 
康思云與同為新活藝術共同創辦人的江明璇一同前往了美國將傳承藝術學習後帶回台灣,希望運用藝術輔療搭配多種素材的運用,能夠讓長者訴說更多他們生命的故事,演講進行時詢問了在場的同學:「對於藝術輔療有了解的人可以舉手看看」,發現沒有太多的人了解這個產業,在康思云說明下讓同學更清晰藝術輔療的內容有哪些,例如:染紙、摺紙、羊毛氈等等創作方式。甚至也帶著長者進行一些需要腦力激盪的手指遊戲,康思云也讓同學立即來體驗,讓現場的氣氛變得不亦樂乎的。
 
在講座的最後有學員提問:「藝術輔療對於在台灣長照目前的生存狀況不曉得為何?執行長是如何讓機構願意買單?」,對此康思云回答:「新活藝術靠的是口碑還有長年的耕耘,因此客戶看到過了這麼多年,我們仍然在這個市場上生存就會對我們產生信任感」,從康思云的眼中看見了他對於服務長者的熱情還有對於藝術輔療產業無限的期待。

 
108年度創新創業講座第二場-我們與老的距離/熟齡創業甘苦談 2019/12/11


108年度創新創業講座第二場,我們邀請到了老玩客廖健妤執行長,以社會企業起家的新創公司,總是有許多的不容易,轉眼間五年過去了老玩客依然秉持著當初的理念服務著許多長者,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次精彩的分享。
 
本次的講師廖健妤執行長畢業於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主要研究服飾設計以及高齡服務創新,健妤炯炯有神地說:「我自己從2014年創辦老玩客開始,就立志要做熟齡相關的社會企業。之所以會對社會企業抱持熱衷,因為我認為若能一邊幫助他人,又能賺錢維持生計,這不是很棒的事嗎?」,因此許多的長輩因為老玩客的服務重新找回他們生命的價值。
 
一般人講到熟齡服務通常還是會想到跟安全還有生理健康相關的服務,然而老玩客主打的是,讓長者發揮熟齡的價值,促進他們與新世代的交流為他們搭起橋樑,並且更關注在他們的心理需求上,因此創立了老玩客專屬的四個領域的服務,其中有中高齡創業、拾光之旅、跨世代計畫、健康生活,像是智慧型手機課程、老Ted……等等,另外也開始承接了新竹市政府的文康專案,還有進駐百貨公司開了BCC三合院,讓高年級生們以他們的雙手調製咖啡,讓這個場域成為跨世代的溫馨場合。
 
然而創業的道路卻不是容易的,創業的道路上總會有許多的掙扎與取捨,過程中健妤也犧牲了很多生活的品質與享受,帶著原先的學位到外面的公司上班收入也能比現在好上許多,但是想著它成立社會企業的初衷及長者的笑容,就讓她不自覺想要繼續堅持下去。
 
[1]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33]